2019年以来,县审计局围绕扶贫帮扶村--青水镇古路村整村脱贫总目标,按照“57”脱贫退出标准,聚焦“两房”建设,破解“智志双扶”难题,紧握四个“抓手”,针对 77户207人贫困户致贫原因,因户制宜、狠下“绣花功”,在该局帮扶干部的不懈努力下, 2016年至2018年度已脱贫贫困户43户155人,为巩固脱贫成效,决战决胜小康,2019年上半年,该局先后筹集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3.54万元,扶贫工作成效显著,为年底顺利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。
一、聚焦“两房”建设,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指数。
镇村按照县住建部门对全村农户住房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和安全认定,精准核实危险房屋存量,对住房不安全的贫困户和非四类重点对象的危房实施了改造,现已对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的27户全部改造到位。为让搬迁户能搬的出、稳的住,在做好贫困户积极搬入新家进行宣传动员的同时,该局又投入资金1.9万元为搬迁户添置了诸如电饭煲、电烧水壶、暖水瓶等必备的日常生活小家电,目前所有户已搬迁入住。
同时统筹建房与配套设施建设,综合协调有关部门,全力推进水、电、卫生室、文化广场等工程施工进度,确保42户易地搬迁贫困户全部入住。
二、重视“智志”双扶,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。
将“双节慰问”、“寒冬送温暖”、“夏季送清凉”、“主题党日+”等活动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。组织全局帮扶干部通过村民大会、院落会、走访等方式广泛开展“传树守做”新民风和“明理•感恩•诚信•自强”主题教育活动,促进扶贫与志智双扶深度融合,同时指导村“两委”建立脱贫攻坚“红黑榜”,修订村规民约,推广乡贤文化促进会,发挥“爱心超市”“道德银行”等作用,以完善教育引导、强化实践养成、加强制度保障等,引导贫困群众自尊、自爱、自强,改变贫困群众精神风貌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。
三、紧握四个“抓手”,破除贫困群众增收瓶颈
。
一是抓道路建设固致富之基。2017年该局多方协调县上有关部门为村争取的14.3公里古路至草坝旅游环线公路建设项目,截止6月底已全线贯通。此条道路的修建不仅解决了三个村民小组出行难的问题,也改善了村容村貌,更有力地带动了本村旅游、农副产业等项目的发展,助力群众增收致富。
二是抓目标固致富之根。该局按照“一村一规划、一户一计划、增收有路子、脱贫有目标”的要求,结合村情实际,制定了《镇巴县审计局2019年驻村联户扶贫工作计划》《古路村2019年整体脱贫退出实施方案》,进一步明确脱贫目标和脱贫时间,做到村有发展思路,户有致富项目,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方向。
三是抓产业发展固致富之要。该局为村两委积极牵线搭桥,引进镇巴县山臻药膳康养有限公司,协助并指导村与企业共建中药材种植产业项目,采取“公司+贫困户+帮扶责任人”模式,以贫困户提供人力、土地等形式入股,参与大黄、丹参、党参等中药材规模种植,企业以提供优质种苗、技术,并保障销售途径,形成种、产、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。同时,该局筹集资金9.9万余元,为贫困户购买14吨化肥、54头猪仔,引导贫困户自立自强、不等不靠,积极发展小众产业。
四是抓阵地建设固致富之垒。该局在大力支持村委会阵地建设的同时,加强人文关怀,元旦春节期间看望慰问贫困村一线扶贫干部、老党员和贫困群众20余人,发放慰问金0.77万元;自筹资金0.97万元,为古路村“四支队伍”添置洗澡设施、炊具厨具等,大幅改善了县、镇、村一线扶贫干部的生活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