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镇巴县巴庙镇以“党建引廉、服务促廉、文化润廉”为主线,将清廉建设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,走出了一条“清廉+”的特色发展之路。通过强化基层治理、发展特色产业、办好民生实事、培育文明乡风,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巴庙镇徐徐展开。
党建领航:清廉建设激活发展新动能
“村民反映的事项,我们坚持双第一原则——第一时间响应、第一时间处理。”巴庙镇党委负责人介绍,该镇通过严格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,强化对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、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督,为乡村振兴注入"廉动力"。
在党建引领下,巴庙镇产业发展呈现蓬勃态势。目前,全镇已建立13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,培育专业合作社54家,累计实施产业项目47个,总投资达2201.05万元。其中,马头岭村集体经济茶叶加工厂自2024年4月投产以来,首年即实现17万元经济效益,带动150户村民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,探索出“合作社+产业+农户+生态+文化旅游”的多元发展模式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投资490余万元的刘家湾村食用菌基地和260余万元的小河口村油茶加工项目即将建成投产,将实现“建一座工厂、壮一大产业、创一个品牌、兴一方经济”的良性循环。
服务惠民:清廉作风提升民生温度
“现在取钱再也不用跑镇上了!”在巴庙镇双河村,村民王大爷通过村里的助农E终端机,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养老金取现。针对偏远村组群众办事难问题,巴庙镇党委与当地农商银行合作,在9个村设置了8部助农终端机,实现村民“足不出村”办理金融业务。
这只是巴庙镇“清廉惠民”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该镇以“小切口”撬动“大民生”,通过“一个支部办十件实事,一名党员办一件好事”制度,先后解决了15户村民用电质量不高、特困人员监护等民生问题。同时,实施通村公路硬化、亮化工程,修建文化体育场等基础设施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。
文化浸润:清廉乡风滋养美丽乡村
夜幕降临,小河口村的“村晚”热闹开演。村民们自编自导的廉洁主题节目,赢得阵阵掌声。“我们每年评选十星级文明户,春节期间还组织社火表演,既丰富了文化生活,又传播了廉洁理念。”村支书介绍道。
巴庙镇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,将廉洁元素融入乡村振兴。通过举办“村BA”篮球赛、集体升学礼、农民运动会等活动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廉洁文化。同时,指导各村修订村规民约,开展移风易俗宣传,培育文明乡风。如今,“以清为美、以廉为荣”的价值理念已在巴庙镇生根发芽。
从产业振兴到民生改善,从基层治理到乡风文明,巴庙镇用“清廉之笔”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。随着清廉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,一个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新巴庙正从蓝图变为现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