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风来满眼春。位于巴山腹地的青水镇,春日里群芳次第盛开,房前屋后整洁有序,清廉新风浸润乡间。自全面推行“积分制+清廉建设”后,青水镇以量化赋分激发群众监督活力,以廉洁文化滋养基层治理,探索出“积廉分、树清风、促善治”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清廉积分全覆盖,干群共筑“防腐墙”。建立“基础规范+廉洁履职+监督赋能”三维考评机制,把党员干部廉洁自律、村务公开透明、群众监督参与等指标纳入积分管理。为每户设立“积分账户”,明确“正负面清单”,如:主动参与村务监督加5分,举报违规问题查实加10分;党员干部违反廉洁规定扣20分,村务决策未公示扣15分。古路村老党员黄大叔感慨:“现在参与村务监督能积分,大家眼睛更亮了,村账目公示栏前总有人拿着积分表核对。”
廉洁赋能强监督,阳光治理看得见。青水镇建立奖惩机制,在村务公开栏设置“红黑榜”,及时公示党员干部廉洁积分和群众监督积分,接受村民查询、监督,充分发挥积分制的积极作用,最大程度调动村民参与监督积极性。统筹各村设立“爱心超市”,超市货架上摆满暖水壶、洗衣粉等实用物资,积分靠前的家庭可优先参评“文明户”,村民能用积分兑换米面粮油、雨伞、洗洁精、香皂等实物。古路村黄支书坦言:“积分制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,干部干事更清白,群众心里更敞亮。”
廉韵新风润乡土,治理效能双提升。将清廉建设融入积分兑换场景,自积分制实施以来通过“行为量化+积分激励”模式,实现文明乡风和基层治理双提升,村民参与热情空前高涨,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。垃圾清理成为常态,红白事简办成风,矛盾纠纷同比下降。向家坪村作为入镇第一个村庄,依托积分制积极打造人居环境,为青水镇起好头。该村栽种景观花木1200余株,成功拆除乱搭乱建2处,精准增设小型垃圾桶5个,常态化清理河道垃圾。通过“立家规、晒家风”活动,树立文明新风,美丽蝶变为和美乡村。
廉动未来谋长效,振兴路上扬清风。明确村党组织、村民委员会、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能清单,提升自治能力。深化“清廉积分+”模式,拓展至产业发展领域,设置“阳光经济积分”,对带头发展集体经济且账目透明的经营主体给予双倍积分,将规范小微权力纳入考评。完善积分动态调整机制,确保制度公平可持续。发挥积分制积极作用,助力朱家岭村、古路村打造“千万工程”清廉示范村。
积分存的是民心,廉洁守的是根基。这套“以分促廉、以廉赋能”的治理体系,正将清风正气转化为发展动能。如今的青水镇,干部清正、村务清爽、民风清朗的画卷徐徐展开,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坚实。在这里,每一分积分都是廉洁底色的注脚,每一次参与都是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,共同谱写着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华美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