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,泾洋街道纪工委将监督重点放在了群众关注度高、受益群体特殊的临时救助政策落实上。
为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的申报和审批,杜绝“关系保”、“人情保”等现象发生,街道纪工委认真剖析今年查办的临时救助案件,查找案件背后存在的制度漏洞,积极向党工委和街道办汇报,推动建章立制。针对街道办和村(社区)在审批临时救助申请时对申报对象的资格把关不严、对申报资料的要求不高的问题,街道办建立了走访核实、干部近亲属申请和享受民政政策备案、逐级审签、定期核查审查、责任追究倒查等11项工作制度,同时,在街道办研究临时救助时,纪工委安排专人列席参加,进行过程监督。
为了加强警示教育,达到处理极少数,教育大多数的效果,街道纪工委将查办的案件作为典型案例,在全体村(社区)干部中进行通报,让村(社区)干部都能严守工作纪律、不打“歪主意”。
通过建立健全临时救助申报的相关制度,督促办村(社区)两级干部能够真正走到群众家中核实情况,对不符合政策的当面解释,提高了政策知晓率和透明度。截止现在,街道办按照制度要求共申报县级临时救助482人,研究办级临时救助857人,共解决1339名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,帮助他们渡过临时性生活困难,同时也取消不符合临时救助申报要求6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