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坚持“扣扣子”,助推教育宣传常态化。县委、县纪委始终把党员干部作风观念的养成摆在重要位置,将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和作风教育纳入党委(组)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年度教育培训计划,并由县级领导带头以上率下,定期讲作风建设及廉政党课,层层传导压力;持续深入开展廉政文化“六进”活动,并依托新建立的全县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,定期开展作风及廉政警示教育活动,通过采取正面激励和反面警醒相结合方式,教育引领党员干部持续绷紧作风建设弦;邀请市纪委、市网信办有关领导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业务培训,对县纪检监察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升级,开通廉政手机报,每月1期免费向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发送,时刻提醒党员干部廉洁自律,筑牢思想道德防线。
二是坚持“扎笼子”,助推源头治理常态化。坚持扎紧制度笼子,用制度管人管事,从源头上堵塞漏洞。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、廉政风险防控管理、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等制度。其中,我县组织提拔干部进行任前廉政法规考试,其中两人因任前廉政法规考试成绩不合格被暂缓提拔。认真落实挂牌上岗、去向公示、廉政灶、居民监督委员会、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和政风行风测评等制度。进一步建立健全权力预警机制,对党员干部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、早提醒、早纠正。
三是坚持“钉钉子”,助推监督检查常态化。建立来信、来访、电话、网络“四位一体”作风问题举报平台,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,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,主动接受群众监督。县纪委紧盯“四风”新面孔,特别针对干部工作作风不实、庸政懒政、“两个责任”落实不力、“三公经费”使用情况等问题,建立了作风建设明察暗访轮岗制,通过对全县机关干部职工工作纪律、工作作风、服务态度、工作实效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,及时纠正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,发现的违纪违规线索及时移交县纪委监察局按程序进行调查处理。同时,紧抓元旦、春节、清明、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,通过市县联动开展定向抽查、专项检查、交叉互查和明察暗访,严肃查处公款吃喝、公款送礼、公款旅游、违规出入娱乐场所、公车私用和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问题,累计开展监督检查和暗访抽查4次,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件1案1人。
四是坚持“甩膀子”,助推执纪问责常态化。李克强总理讲过,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。县纪委坚持以“零容忍”态度严肃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问题,采取直办、交办、督办等方式,快查快结党员干部作风类问题,达到“发现一起,查处一起,教育一片”效果,始终保持了执纪问责高压态势和抓作风建设的强大声势。同时,纵深推进“一案三查”,严格责任追究,对各镇各部门党员干部存在“四风”问题、顶风违纪问题和出现腐败的,实行既追究当事人责任,又追究党委(党组)的主体责任和纪委(纪检组)的监督责任,倒逼“两个责任”落到实处,推动了全县干部作风持续好转。镇巴县作风建设特点鲜明,亮点凸显,得到市委作风建设督导组的充分肯定。